近一年来,写博客很少。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:
- 没有时间
- 没有素材
- 没有心情
我很佩服那种每天都能写上千字博文或公众号的人,因为坚持写作需要很强的毅力。我没有能够坚持下来,其实最重要还是没有心情,动力不足。那作为一位内心深处又想写点东西的人,如何破?
没有时间
没有时间,是我们最常用的借口。但有一句名言:
时间就如海绵里的水,去挤总是有的
换作搞IT的术语来说,我们工作中的空闲时间就像内存使用产生的碎片。碎片化的时间我们用来做什么呢,刷刷朋友圈,看看新闻。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碎片整理机制,系统的性能就会越来越下降,工作效率也是如此,还谈何写作。有时我也想像Windows一样有个磁盘碎片整理工具。但这些都是事后整理,最有效地还是如何事先减少碎片的产生。
减少碎片工作重要的做好等级划分,杂事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处理。其实,重要的工作没有想像的那么多,紧急事情也不会像担心的地么紧急。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,否则格外的痛,而且没有地方埋怨。
工作分解如果不能将碎片化整理成一个更大的块,那么就把工作分成碎片放进去。这样慢是慢了些,但总比浪费的好。写作尤其适合这样的原则,不要强迫自己一次性从第一个字敲到最后一个字,那我们发现,时间过去了,我们没有写下几个字。
写作的碎片分解还是非常简单的可参考:金字塔原理,先设计好文档结构,再完成具体地写作;即先设计好蓝图,再去搭建。这与软件开发中面向对象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。先设计好软件框架,类及关系,对象运行机制等;再去一一实现。先自上而下,大道至简,很多东西是相通,可以相互借鉴。
没有素材
写东西,尤其是写工作相关的总结性文档,不需要有惊天地、泣鬼神的才华。简单明了,直抒胸意即可,但要杜绝啰嗦,逻辑混乱。
有时候,发现写作是素材极缺,不知如何的展开。其实我们将现有的资料完善,系统化,并能够使自己头脑中零散的知识更加有效地使用。把这些写出来,可以理解更加的深刻,系统地把握其中的要素。
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对自己所工作范围有些小的“创新”,如果能够及时地文档化,系统化地整理,并通过某种方式分享出来。这不仅会增强自己的知名度,也共享给其他人一个不一样的思想,不何尝不是一种双赢的事情。
当然写作也非常讲究技巧,尤其是文章的排版技巧。俗话说,”三分靠长相,七分靠衣着“。文章的版面工作,虽决定不了文档的内涵丰富,但它却有那七分的影响。试想若排版乱七八糟,会影响看文章人的心情,内容再好,可能由看不下去而错过。文章的版面不只是它需要漂亮的图片,格式来装饰。而是至少达到它的结构层清楚,逻辑清晰。更一步来说,若能图表化让表达更为直观明了,一图胜过千言万语。当感觉使用文字描述很麻烦时,不妨考虑使用图表来简化了。
好的文章一定也是艺术化,人的审美观是有一个交集的。越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,交集越大。所以如果能将自己个性审美融入到写作中,并体现出来。作品往往就会产生一定的艺术气质,也会让人产生共鸣。所以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尝试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。
没有心情
没有心情写作,其实很多时间是我们无法静心下来。
我们有时太过于注重在说,而忘记写了。说与写是相互影响的。说,具有及时,直接,感染的优点。但它却稍纵即逝,局部,浅显的缺点;写,就是为了弥补说的缺点而生。写能够让我们完整,系统,深刻,持久地,感情十分丰富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;写能够真正长久地传播经验,知识。
一般来说,我们都会说会写,只是没有掌握方法,也没有去有意识地加强。有些人强于说弱于写,有些人反之,强弱差距间,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学习中弥补。行动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,说与写好比鸟的一对翅膀,只有两者都平衡了,才能更好地飞起来。
写作时需要放下心来,这没有什么好说的。静心你才能专注,专注才能从容。若是烦躁不安,怎么能写出东西来呢。静心需要合适的时间点,合适的外部环境。写作之前,不防先听一首好歌,喝一怀好茶。有时我们为写点东西,拖拖拉拉,硬着头皮,还不如痛痛快快,高高兴兴地完成。
人是需要成就感来填充时间的。这样人才能觉得清力充沛,状态良好。有很多的方式去获取成就感,最容易一种可能是如下方法:保持每天要抽出一点时间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,让自己每天进点一点点;每一阶段定一个小目标,达成学会庆祝自己。成就感也源自对自己的自信与满足。比如每周完成一篇博文,也是不错的,自我感觉良好。
说了这么多,也是对我为什么写不去一种救赎思考:没有时间,好就计划好时间;没有素材,从工作生活中寻找;没有心情,那就静下心来。